減壓方法|壓力大點算?拆解10個有效放鬆技巧 (附壓力指數測試)

減壓方法有很多,例如運動、去旅行,但為何許多人嘗試過後,那種熟悉的疲憊和煩躁感,總是在星期一早上準時歸來?這可能意味著,你需要的已不只是短暫的放鬆,而是更根本的解決方法。本文不僅會為你整理出10個科學實證的減壓方法,更會深入探討壓力問題的根源,助你找到真正長遠有效的應對策略。

你壓力「爆煲」了嗎?1分鐘了解你的壓力水平

壓力並非猛獸,適度的壓力能激發動力。但當壓力超出負荷,身體便會發出警號。請根據過去一個月的狀況,回答以下問題(回答「是」得1分):

壓力警號

得分 (是=1 / 否=0)

1. 精神狀態

經常感到疲倦,即使有足夠睡眠也無法恢復?

2. 情緒波動

變得容易煩躁或對小事失去耐性?

3. 認知能力

難以集中精神,記憶力變差?

4. 睡眠質素

出現睡眠問題,如難以入睡、多夢或半夜易醒?

5. 身體痛症

肩頸肌肉持續僵硬或出現不明原因的頭部不適?

6. 生活動力

對以往的愛好失去興趣,感到動力下降?

7. 消化系統

腸胃功能變差,容易出現消化問題、胃痛?

8. 行為改變

需要依賴食物、酒精或購物來麻醉自己?

9. 小動作

不自覺地出現咬手指、磨牙等小動作?

10. 社交意願

傾向逃避社交,覺得與人交流很累?


結果分析:

  • 0-3:壓力水平尚可,但需留意。
  • 4-6:壓力已響起警號,急需正視並採取行動。
  • 7分或以上:壓力水平嚴重超標,身心已在求救。

10個科學實證的減壓方法

無論你的壓力指數如何,以下方法都能提供幫助。它們分為「快速洩壓」和「根本性」兩類。

方法類型

技巧名稱

簡介

快速洩壓技巧

4-7-8呼吸法

吸氣4秒,憋氣7秒,呼氣8秒,能快速平靜神經系統

漸進式肌肉放鬆法

逐一收緊再放鬆全身肌肉,感受由緊繃到鬆弛的過程

5分鐘靜觀

專注於當下的一呼一吸,將思緒從焦慮中抽離

聽放鬆音樂

聆聽純音樂或白噪音,有助降低心率和血壓

短暫轉移注意力

玩個小遊戲或看段有趣影片,讓大腦片刻喘息

根本性方法

恆常運動

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

均衡飲食

攝取富含維他命B、鎂等營養素的食物,穩定神經

建立規律睡眠

維持固定的睡眠時間,是身體修復的關鍵

建立社交支援

多與身邊人傾訴分享感受

培養興趣

投入能讓你忘記時間的愛好

壓力「治標不治本」?原來身體已「營養透支」

你可能會問:「以上方法我都試過,為何壓力問題還在?」

答案可能在於我們身體內部的「管理壓力機制」已經失衡。這個機制就像一個需要燃料運作的系統,當長期處於壓力下,會大量消耗特定的「腦部營養」。


如果這些關鍵營養得不到足夠補充,單靠外部的放鬆行為,就如同為一架沒有油的汽車清潔拋光一樣,無論外表多光鮮,內在的引擎始終無法順暢運作,自然很快「打回原形」。

不止放鬆心情,更要提升根本「抗壓力」

維特健靈「寧心舒壓專方」由中西理念結合,為受壓力困擾的都市人提供一個無西藥副作用的全面方法。

  • 中式草本「內解鬱」從根源調理 (治本) 它改良自「千年醫聖安神古方」,採用合歡花、茯苓等中式成分,有助從根本上調理因「肝氣鬱結」而引起的煩躁、緊張,為身體打好平穩的基礎。
  • 西式營養「外抗壓」快速提升狀態 (治標) 同時,它加入了甘氨酸和鋅,有助促進大腦「快樂訊號」合成,直接紓緩緊張情緒。再配合紅景天,更有助提升大腦氧氣供應,改善集中力,助你在短期內改善心情,長期而言,更是建立強大抗壓力的關鍵。


腦精靈 (記憶配方) 60粒 - 

增強腦活力

$459.00

壓力對身體有5大壞處

壞處
影響
心血管問題 壓力會導致高心臟風險。
免疫系統下降 壓力會削弱免疫,讓身體更容易被入侵。
腸胃問題 壓力會導致胃部問題。
代謝問題 壓力大容易導致肥胖。
精神健康惡化 長期壓力會增加情緒問題。

壓力大怎麼辦?專家教你如何解決!

企業心理學專家Mills Wong指出,越是能力出眾、自我要求高的職場人士,反而更容易出現腦疲勞。「這類人追求完美主義,容易過度思考,造成嚴重的精神內耗。」他解釋道,高強度工作會導致腦部「垃圾」積聚,影響血液循環,令腦細胞活力下降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在休息狀態,人腦仍持續消耗全身兩成能量。Mills表示:「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,我選擇服用維特健靈腦精靈來維持最佳狀態。」


維特健靈腦精靈採用獨特的中西合璧配方,專門針對腦疲勞問題。每天服用兩粒,能有效促進腦部血液循環,為腦細胞補充營養,提升思維靈活度。對於期望在職場上保持卓越表現的專業人士而言,這是一個明智的保健之選。






腦精靈 (記憶配方) 60粒 - 

增強腦活力

$459.00


腦精靈 (記憶配方) 60粒 - 

增強腦活力

$459.00

減壓方法常見問題

壓力大一定要看醫生嗎?

如果壓力已嚴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、工作或人際關係,並持續一段長時間,尋求專業協助(如家庭醫生、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)是非常重要的一步。

有沒有一些食物可以幫助減壓?

有。香蕉、深海魚(三文魚)、堅果、燕麥和深綠色蔬菜等,都富含能幫助穩定情緒和神經系統的營養素。

如何分辨「壓力」和「過度擔憂」?

壓力通常由外部觸發因素(如工作、考試)引起,當因素消失時壓力會減輕。過度擔憂則是一種持續的、即使沒有明顯觸發因素也存在的過度擔憂。如果擔憂情緒已失控,建議應諮詢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