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濕水果排行榜|食錯濕氣更重?中醫拆解10大祛濕水果及禁忌

去濕水果排行榜|食錯濕氣更重?中醫拆解10大祛濕水果及禁忌

香港氣候潮濕,很多人經常覺得自己濕氣重,身體困倦、四肢浮腫,甚至連皮膚狀態都不穩定。不少人聽說食水果可以幫助去濕,但原來水果有寒熱之分,食錯了隨時會「雪上加霜」,令濕氣問題更嚴重!


到底濕氣重可以吃什麼水果?哪些水果又是濕熱體質人士的大忌?本文為你提供最全面的去濕水果,從自我檢測、成因分析到飲食宜忌,助你擺脫「濕重」煩惱。

你身體濕氣重嗎?9大濕重症狀自我檢測

濕氣積聚在身體不同部位,會引發各種不適。快來看看以下9個濕氣重症狀,你中了多少項?

身體部位

常見徵狀

頭部

頭昏腦脹,感覺沉重,像被濕布包裹

面部

面油旺盛,容易長痘痘、粉刺

舌頭

舌體肥大有齒痕,舌苔厚膩(白膩或黃膩)

消化

食慾不振,容易胃脹、腹脹

排泄

大便質地軟爛、黏膩,容易黏在馬桶上

身軀

身體困倦、沉重,四肢乏力,尤其早上起床時

關節

關節痠痛、僵硬,尤其在陰雨天更為明顯

體型

下半身容易浮腫,體重增加

女性

量多,質地清晰或偏黃

如果你符合以上3項或更多,便需要正視體內的濕氣問題了。

為何會有濕氣?中醫:脾虛是萬濕之源

要有效祛濕,必先了解濕氣的源頭。中醫理論認為,濕氣的產生,與我們的「脾胃」功能失調密切相關。


「脾主運化」,意思是脾胃負責將我們吃進的食物和水,轉化為身體能用的能量(氣血),並將多餘的廢物和水濕排走。但如果因為飲食不節(愛吃生冷、甜膩)、缺乏運動或過度思慮而導致脾胃虛弱(即脾虛),「運化」功能就會失靈。


水濕無法被正常代謝,便會停滯在體內,形成「內濕」。這就是為何中醫常說「脾虛生濕」,健脾是去濕最根本的一步。

中醫推介:10大去濕水果排行榜

選擇水果時,應挑選一些屬性平和或偏溫,並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功效的水果。

排名

水果名稱

屬性

功效簡介

1

木瓜

平性

健脾胃、助消化,能幫助運化水濕,尤其適合脾胃虛弱人士。

2

蘋果

平性

健脾益氣,有助於調節腸胃功能,促進體內水份運行。

3

奇異果

偏涼

利水通淋,有助排出多餘水份,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。

4

檸檬

平性

生津健脾,幫助身體排走濕氣。

5

火龍果

偏涼

利尿、通便,有助於清除體內廢物及濕熱。

6

藍莓

平性

富含花青素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因濕氣重引起的浮腫。

7

士多啤梨

涼性

清熱解暑,利尿,有助於緩解因濕熱引起的身體不適。

8

車厘子

溫性

補中益氣,健脾和胃,是少數屬性偏溫而又能利水的祛濕水果。

9

西瓜 (瓜肉)

寒性

清熱解暑,利尿效果顯著,是夏季解暑濕的佳品,但寒底人士慎食。

10

西瓜皮 (翠衣)

涼性

利水滲濕的功效比瓜肉更佳,是傳統的去濕食材。

祛濕大忌!3類濕氣重不能吃的水果

食對水果能祛濕,食錯了卻會加重體內濕氣。以下三類水果,濕重人士應盡量避免:

  1. 寒涼水果:大部分生冷水果都會損傷脾胃陽氣,影響水濕運化。例如:西瓜、香蕉、柿子、火龍果等。
  2. 黏膩滋潤水果:質地黏膩或糖分高的水果,容易阻礙脾胃運化,助濕生痰。例如:芒果、榴槤、荔枝、龍眼。

生冷處理水果:直接從雪櫃取出的冰凍水果,會將寒氣帶入體內,進一步削弱脾胃功能。

食水果祛濕的兩難:糖分高又性質生冷?

雖然我們可以選擇適量的去濕水果,但都市人在實踐時,往往會遇到兩大難題:

  1. 糖分攝取問題:水果含有果糖,過量攝取會增加身體負擔,尤其不利於體重管理。
  2. 「生冷」屬性問題:大部分水果都屬生冷,對於脾虛體質的人士,即使是平和的水果,吃多了也可能損傷脾胃,令祛濕效果事倍功半。

祛濕知易行難?都市人的聰明選擇

要安全、高效地祛濕,關鍵在於「健脾」與「祛濕」同步進行,並避開生冷、高糖的飲食陷阱。對於生活忙碌、難以嚴格遵守飲食宜忌的都市人來說,有沒有一個更直接、更方便的選擇?


維特健靈「祛濕輕」正是基於這個「健脾祛濕」的核心理念而設。採用經典的健脾祛濕配方,它不僅助你「祛濕」,更重要的是鞏固「脾」這個水濕代謝的樞紐,讓你無需擔心水果的寒涼屬性或糖分問題,也能由內而外調理身體,輕鬆回復輕盈乾爽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