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「春天」一個萬物復甦,而且充滿生機的季節,但好多人反而做什麽都提不起勁,每日都昏昏欲睡,好多人以爲自己只是睡眠不足,但其實已經被「春困」 (春睏) 纏身。到底何爲「春困」?爲什麽會「春困」?一文了解「春困」成因、應對「春困」的秘訣,文章最後更有一物推薦,令你在春天輕鬆揾返元氣、唔再昏昏欲睡!
何爲「春困」?
「春困」即是春季疲勞,隨住春天的到來,溫度同濕度都慢慢回升,加上冬天為體内積聚了多餘的濕氣,當體内及空氣中的濕氣同時提高,就會出現「春困」現象,除了容易疲憊、睡再多都覺得很累,一部人甚至會出現越睡越累的症狀。
▴ 當體内及空氣中的濕氣同時提高,就會出現「春困」現象。
「春困」有什麽症狀?
雖然打工仔經常戲稱自己一年365日都睡不足,但相信不少人認同「春困」帶來的疲倦感比平日更強烈,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受「春困」的困擾?不妨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下「春困」症狀。
「春困」常見症狀一覽,立即自我檢查:
- 容易攰、訓極都想訓
- 身體浮腫
- 四肢乏力
- 厚舌苔
- 食不多但容易胃脹、肚脹
- 胃口差
爲什麽會出現「春困」?「春困」常見嗎?
香港位於南方,氣候本已潮濕,春天更是潮濕多雨,「一場春雨百日濕」令不少人都倍感疲憊、四肢乏力 ,「外濕」的情況更是潮濕得厲害。加上港人喜歡開冷氣、進食生冷食物,導致「内濕」情況加劇。 在「外濕」和「内濕」夾攻的情況下,積聚的濕氣會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及昏昏欲睡,令很多港人都會容易出現「濕困」而導致的「春困」症狀。
▴ 受「外濕」和「内濕」夾攻,港人容易出現「春困」症狀。
春季到來之前,有什麽預防春困的貼士?
要預防「春困」,可以從起居飲食著手。冬季時,多數人喜歡圍爐吃火鍋、羊腩煲這些方便又暖和的食物,但在冬天和春天交接的時候,應調節飲食習慣。飲食應以清淡、容易消化的食物爲主,例如蛋類、肉類的蛋白質,配合新鮮的蔬菜和水果,有助調節腸胃,降低「春困」出現的機會。
▴ 預防「春困」,可以從起居飲食著手。
擊走春困的要訣
擊走春困 要訣一:浸腳(足浴)
腳被稱為人的「第二心臟」,並不是說它像心臟一樣,負責維持生命的功能,而是由於雙腳的穴位密集,且連通五臟六腑,浸腳(足浴)幫助擺脫「春困」。 俗語說:「春天泡腳,昇陽固脫。」即春天浸腳有助於提升陽氣,「春困」的成因,就是濕氣阻礙人體陽氣的升發,造成疲倦。受「春困」困擾的人可在睡前以40度左右的水溫,浸腳15至30分鐘,能大大減低「春困」的症狀。
▴ 浸腳(足浴)有助於提升陽氣,幫助擺脫「春困」。
擊走春困 要訣二:宜養生、避免生冷食物
濕氣重,也就是中醫口中所說的濕邪過盛,初夏養生重在養脾,祛濕健脾是這個季節最佳的養生之道,可以多進食具有調補五臟功能的食物,如靈芝:靈芝本身的藥用價值非常高,有助扶正固本、滋補益身、祛濕排毒、增強免疫功能。同時應避免經常進食生冷食物:如凍飲、雪糕等,因濕重食物會導致脾胃虛及寒。寒氣積聚在體内,令人體「濕上加濕」,加劇「春困」的症狀。
擊走春困 要訣三:多進食綠色養肝食物
春天對應中醫五行中的「木」,而肝在中醫理論也屬「木」,因此春天的養生重點在「養肝」。具體應該怎樣做?青色入肝經,故綠色食物如青芝、西蘭花、菠菜、青蘋果等,有助肝氣循環、促進新陳代謝,多進食亦有益臟腑。
▴ 多進食綠色食物,有助滋養肝臟,幫助舒緩「春困」。
撃退春困推薦:維特健靈「袪濕輕」
要解決春困,其實有更加方便有效的方式。推介大家使用「袪濕輕」!它由7大天然中草藥配方製成,主要成份有靈芝、薏苡仁,黃耆,能做到益脾健胃,利水袪濕,真正排走體內濕氣。每日2 粒去除體內多餘水分,簡單而又有效踢走春困!
常見問題:
Q: 「春困」是病嗎?
A: 「春困」不是病,是身體因應季節及自然氣候的轉換而調節的,但「春困」是可以透過飲食調節而避免。
Q:「春困」的常見的症狀?
A:「春困」常見的症狀包括容易感到疲累、沒精打采、一整天都昏昏欲睡等。